2018 /10 / 30出版|平裝 17 × 23公分
定價 480 元 優惠價 79 折 $ 316

  恐懼錯失任何新訊息、收到訊息必須立即做出反應或回覆的焦慮,或是總有聽到鈴聲或感覺振動的錯覺而不斷檢查手機或其他可攜式裝置……

  回顧現實生活中的自己,是否也曾這樣的「驚慌失措」?這個現象,過去不曾發生,是各種可攜式連網裝置普及後的科技時代所獨有的「恐懼」。根據《遠見研究調查》2018年報告,有超過六成的人,只要有一定時間沒上網,就會覺得好像錯過什麼;甚至,近五成的人在無法上網時會坐立不安。這樣,代表已經網路成癮了嗎?答案卻也不然。

  跨越世代,人類追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始終不變,只是透過網路與數位科技裝置,改變了人們滿足需求的方式與生活的頻率。

  迷戀網路、每天花許多時間上網,不一定就是成癮,但如果無法及時約束、控制,有朝一日發展成「網癮」也未可知,而這也是網路沉迷受到各方關注的重點。是否染上網癮,必須經由專家嚴謹評估,釐清是否失控進而造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手機、平板電腦、桌機……指尖輕點實體或虛擬鍵盤,眼球在螢幕之間來回穿梭。置身全網時代,人類如何與新世界和平共處?本書從三大觀點、五大構面、八大現象、兩大方向,與身為數位原住民或數位移民的你,共同思考這個關鍵問題。

  若請受訪民眾只選擇一項上網最常進行的活動,瀏覽社群網站同樣位居第一,近三成受訪民眾表示這是他們上網最愛做的事,其次則是觀看影片。顯然,網際網路對年輕人而言,滿足社交與娛樂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資深網路媒體人李怡志提醒,社群網站提供許多生活相關內容,一些業餘達人透過臉書、Instagram、YouTube,以更快的速度產出更多、更好的內容,可能衝擊傳統媒體的生存。美食報導、社會新聞,就是最明顯的現象。

  不過,留戀社群網站的人得注意了。

  英國皇家健康學會(The Royal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RSPH)在2018年公布一份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情形的報告,分別針對五個社群平台,包括:IG、臉書、Snapechat、Twitter與YouTube,瞭解對於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正、負面影響,他們將其形容為「社群成癮」的情形。

  調查結果發現,僅YouTube對青少年健康帶來正面影響,其他四個社群媒體平台都是負面影響,其中又以IG最為嚴重,帶來了包含過度注重外表、睡眠不足或霸凌等影響。

  英國皇家健康學會的調查中還提到,有高達91%使用社群媒體的青少年,其中有六分之一曾感到焦慮和沮喪,過度依賴及使用社群媒體導致過去二十五年來,年輕人感到前述兩種悲傷情緒的比率大增70%。

網遊需求堅定

  值得注意的是,「玩網路遊戲」也是台灣年輕人熱中的五大網路活動之一。若進一步分析則可以發現,網路成癮風險族群中有11.4%的人,上網最重要的活動是玩網路遊戲;非網路成癮風險族群中,則有7.6%的人上網最主要是為了玩遊戲。

  然而,北醫大大數據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翊瑋提醒,當問項從複選變成單選時,「玩網路遊戲」排擠掉了「收發電子郵件」,也就是說,若只能選擇一件事時,便會有人寧可捨棄其他獨鍾上網玩遊戲,顯示民眾對網遊的熱愛與需求堅定。

  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發表了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11th Revi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11),將「遊戲成癮症」(Gaming Disorder)列為精神疾病之一,其中包含線上遊戲(digital-gaming)和電玩(video-gaming)。

  同年,衛生福利部也隨之跟進,凡是連續十二個月以上,因連網玩遊戲而嚴重影響個人生活、家庭關係、社會人際、學習或工作等,並且會危及到身心健康者,都可被診斷為「遊戲成癮者」。

  2017年3月,《美國精神病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一份跨國研究調查,推測全球有0.3%至1%的人可能患有「網路遊戲成癮」。雖然不是普遍的疾病,卻也足以為此制定治療計畫。

(以上數據係根據「遠見研究調查」針對台灣18歲至35歲的年輕族群進行之「2018科技使用行為調查」,
摘自本書第二部〈我們住在科技上癮區?〉,完整內容請見《失控的指尖──愛上網是潮還是癮》

  精神科醫師多半認為,上網不會讓人上癮,網路遊戲才是讓學童、青少年斷不了網的原因。

  曾有一位就讀高中的陳同學,每天玩線上遊戲到三更半夜,直到醫師老爸再也受不了,進到他房間,關掉電腦,不准他再玩。結果,陳同學一怒之下立即衝到客廳,二話不說就把老爸最心愛的音響往窗外砸。

  為了瞭解兒子在玩什麼,有次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跟兒子一起玩百人生存遊戲,身為科技高手的他,在那個世界裡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不過因為這次挑戰,他終於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沉迷於線上遊戲。「因為他們在那個世界裡得到滿足、快樂,」李友專感嘆,「父母可以給孩子所謂的『愛』,卻無法給他同儕的尊重;也可以做孩子最好的朋友,但是不能彌補同儕對他的忽略、不尊重。」

  難怪有人把網路遊戲稱為「電子鴉片」,這個鴉片不僅讓人停不下來,還傷害個人健康、破壞社交能力。

  馬偕醫院臧汝芬醫師自創了「人工自閉」這個名詞,來形容活在網路世界,以致與現實脫節,甚至社會生活萎縮的人。她說明,「過度沉迷於網路遊戲的青少年,常有表情呆滯、社會萎縮、嚴重自我封閉等症狀,也就是『人工自閉』,而且伴隨肥胖、營養不良兩大問題。」

  一旦出現人工自閉,「往往表情缺少變化,眼神呆滯,不太和人有眼神接觸;講話笨拙,習慣使用單字或短句子,較不使用長句子,被欺負還不知道如何表達;常被周遭的人嫌棄很白目,不懂得察言觀色、不通人情世故,而且跟生理年齡相較,想法顯得比較幼稚,」臧汝芬歸納出幾種典型症狀。

(摘自本書第三部〈都是指尖惹的禍?〉,完整內容請見《失控的指尖──愛上網是潮還是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