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分享 加入天下文化Line好友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喜劇泰斗阿茲.安薩里的新世代戀愛甘苦談

 

  人生走到某個階段,不免就要踏上追尋愛情的旅程。我們反覆經歷與異性的相識、約會、戀愛、分手,都是為了覓得相守一生的伴侶。這個過程已可說是稀鬆平常,卻與短短十年前的情況大相逕庭。今日的單身人士所享有的戀愛機會之多,是人類歷史上之最。

    短短數年之內,尋覓愛侶的方式已產生巨幅改變。數十年前,許多人結婚的對象就只是看起來還不錯的隔壁鄰居,雙方家人先見個面,確認對方應該不是殺人犯之後就結婚,然後很快生孩子,全都在22歲之前完成。時至今日,一般人逐漸晚婚,因此也有更多時間去尋覓完美對象、靈魂伴侶。

  作者阿茲.安薩里多年以來均以新世代戀愛為喜劇表演主軸。為了撰寫此書,他將研究工作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與紐約大學社會學家艾瑞克.克林南柏格合作設計一項大規模研究計畫,包含數百次的訪問與主題座談,地點遍布東京、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杜哈、洛杉磯、紐約、威奇托等城市。他們也研析多項行為研究資料與意見調查,並且藉由reddit網站的平台建立分類主題論壇,獲得數以千計的貼文響應。

  本書以針針見血的幽默語言呈現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結果,對當代戀愛現象的闡述方式不僅是創舉,還能時時搏君一笑。
   
 
 

阿茲.安薩里
(Aziz Ansari

作家、喜劇演員、戲劇演員。為Netflix的影集「無為大師」(Master of None)的編劇、導演、男主角。2014年,安薩里成為第七位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演出票券銷售一空的喜劇演員,之後集結兩次售罄演出,製成安薩里的第四部喜劇專輯「安薩里:麥迪遜廣場花園實況演出」(Aziz Ansari: Live at Madison Square Garden

 
  2015年3月於Netflix推出。安薩里與艾米.波勒(Amy Poehler)等傑出演員共同演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高收視喜劇影集「公園與遊憩」(Parks and Recreation),飾演湯姆.哈佛特(Tom Haverford)一角,連續七季參演。此外也參與多部電影演出,包含「大明星世界末日」、「命運好好笑」,以及「菜鳥搶銀行」。安薩里最愛手工義大利麵與追劇。

   
艾瑞克.克林南柏格
(Eric Klinenberg)
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著作包含《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文章曾披露於《紐約客》雜誌與《滾石》雜誌,並曾參與廣播節目「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    



 
  我知道你已讀我了!
 

  幾年前,一位女性走入我的生命,暫且稱她為恬亞吧!某天晚上,我們在洛杉磯的一場生日派對相遇,派對就要結束的時候,她表示可以開車送我回家。我們已經一整晚聊天兼彼此放電,所以到家後,我邀她進來坐坐。
  那時我在好萊塢山丘租了棟挺不錯的房子,有點像勞勃.狄尼洛在「烈火悍將」裡的房子,但內部裝潢則是本人的品味,你絕不會以為住在裡面的是單挑裝甲車的專業搶匪。

  我幫恬亞和自己準備兩杯可口的雞尾酒,兩人輪流放唱片、說說笑笑,終於開始親熱起來,感覺超棒。我記得自己送她出門的時候,醉醺醺說了好些蠢話,類似:「恬亞,你迷死我了!」而她說:「阿茲,你也很迷人呢!」情況看來希望無窮,畢竟在場所有人都同意:我們倆都很迷人。

  我想再約恬亞見面,於是跟所有人一樣,得面對這個簡單卻難解的習題:接下來該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聯絡?

  電話?簡訊?臉書?還是訊號彈?訊號彈怎麼發呀?該不會燒了租來的房子?那該多尷尬,我得告訴房東,也就是演員詹姆斯.厄爾.瓊斯(James Earl Jones),說我為了發訊號彈,把他的房子給燒了!

  該死!我不小心洩漏屋主身分了。沒錯,就是電影「來去美國」裡的國王、「星際大戰」裡的達斯.維達的配音人、電影界傳奇人物:詹姆斯.厄爾.瓊斯。

  最後我決定訴諸即時通訊,我覺得她看來應該是重度即時通訊使用者。我先等了幾天,避免顯得猴急。然後我發現海灘小屋樂團(Beach House)正在洛杉磯演出,那是我們親熱那晚聽的音樂之一,這主意再好不過。

我的訊息如下:
  哈囉!不知道你回紐約了嗎?海灘小屋今明兩天都在威爾騰表演廳演出,一起去聽好嗎?只要我們好好央求,說不定可以讓你上去唱The Motto喔!

  我的語氣溫柔、邀約明確,還開了個私房玩笑。(恬亞在派對上唱了德瑞克(Drake)的歌The Motto,而且歌詞唱得神準。)

  我相當有信心。雖然沒有愛她愛到神魂顛倒,但她看起來挺好,我們似乎也合拍。

  等待她回訊息的同時,我在腦中描繪倆人交往的情景。也許下星期去看電影?好萊塢永恆墓園弄了個很厲害的戶外電影系列。也許這星期我可以做菜給恬亞吃? 剛好我一直很想試試之前拿到的磚頭雞食譜。也許今年秋天就一起去加州奧海鎮度假?我們的未來有無窮可能性,一定很快樂!

  幾分鐘後,訊息狀態變成「已讀」。
  我的心跳隨之停止。
  決定性的時刻到了。
  我懸著一顆心,看著iPhone上出現跳動的小點點。小點點告訴你對方正在打字,弄得你心癢難騷,就像雲霄飛車緩緩爬高的那段路。可是,幾秒鐘後……小點點消失了!恬亞沒有回訊息。
  這……怎麼回事呀?
  又過了幾分鐘……
  依然沒有回覆。

  沒問題,她可能正在設法雕琢幾句幽默的話,打了草稿又不滿意,決定稍後再寫。唉呀!我知道了,她也不想顯得猴急,所以不能立刻回覆,是這樣吧?
  十五分鐘過去……不回。
  我的信心開始下降,開始自我懷疑。
  一小時過去……不回。
  兩小時過去……不回。
  三小時過去……不回。
  我輕微恐慌,盯著剛才發的訊息看,本來很有信心的,回頭一看卻充滿疑慮。
  哈囉!不知道你回紐約了嗎?海灘小屋今明兩天都在威爾騰表演廳演出,一起去聽好嗎?只要我們好好央求,說不定可以讓你上去唱The Motto喔!
  我是白痴啊!哈什麼囉!還重複使用疑問句。腦殘嗎?吼!又一個疑問句!阿茲啊,你到底有什麼毛病?!
  我苦思問題所在,同時試圖保持冷靜。
  沒關係,也許她正忙著工作,這很正常。
 我相信等她有空,就會立刻回訊息。我們很合得來,是吧?

  又過了他媽的一整天。
  整整一天!
  我開始胡思亂想:
  發生什麼事?她明明就看到訊息啦!是不是她的手機掉進水溝?垃圾處理機?火山口?是不是她本人掉進水溝?垃圾處理機?火山口?真糟糕,恬亞都死了,我卻只在乎她要不要跟我約會,我這個死沒良心的。
  我向朋友訴苦。
  「拜託,沒事啦!她一定會回,應該只是在忙吧。」朋友很樂觀。
  然後我看看社群媒體,在臉書聊天室看到她,我該發個訊息嗎?住手!不可以!阿茲,冷靜!冷靜……
  然後我又看看Instagram,這個傻妹恬亞正好上傳一張小鹿的照片。沒空回我訊息,卻有空上傳爬山拍到的小鹿?
  我瀕臨瘋狂邊緣,然後,就像每個陷入這種困境的白痴都有過的體驗,我突然清醒過來……
  她沒收到訊息啦!
  沒錯,就是這樣,是吧?是她的手機有問題,我怎麼沒想到呢!

   
 
 
   
適用於任何人的「你好」簡訊
  你在手機上如何應對進退,別人就如何評價你,影響之深遠,你顯然已被分成兩個自我,一個是真正的你,一個是手機上的你。

  你發往他人手機的內容,塑造了你在手機的自我形象。即便是措詞的些許差異,也能讓你從好人變壞人、聰明變愚蠢、幽默變無趣。

  我看過好幾百封女性收到的手機簡訊,可以斬釘截鐵的說,多數簡訊都沒大腦也沒個性到令人傷心的地步。
想知道單身女性都收到什麼手機簡訊嗎?就是這些:「你好」「你好!」「你好嗎?」「最近好嗎」「最近好嗎?」「你最近好嗎?」

  這些簡訊似乎無罪可判,我個人想必也發過不少類似的訊息給女伴。我們當然沒有惡意,只是,收訊的一方卻看到截然不同的風景。這種發給誰都可以的簡訊累積到一個程度之後,只表示發訊者無趣又懶惰,收訊者只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
 
   

無盡的喬行程現象
  讓男女雙方同樣都深感煩躁的,就是雙方無盡的來回打趣,卻老是見不到面。

  許多人試圖與對方建立感情,不斷互傳簡訊,想安排見面卻一直不成功,以致於原有的火花終於逐漸熄滅。我看過類似以下的互動:
A:你好
B:你好,我正在裝飾聖誕樹
A:好像有些晚了?只剩一星期就到聖誕節了耶!
B:我知道……
A:這週末有空嗎?
B:我要去溫哥華參加單身派對呢!耶!
A:真可惜。不過單身派對選在溫哥華好像怪怪的?
B:怎會!溫哥華很好玩啊!等我回來再聯絡吧!

四天後。

A:你好!星期六要不要一起去蓋蒂中心看新展覽?
B:很想去呢!可是得跟家人去迪士尼樂園 :(
A:那就幫我跟唐老鴨問好囉!
B:沒問題!

九天後。

A:星期四去吃壽司?
B:唉呀!星期四沒空,星期五好嗎?
A:不行,星期五我不行,下星期再說囉!

六天後。

A:你好!今晚有空嗎?

  兩人的對話就此終結。原本活潑俏皮、饒富情意的對話逐漸無疾而終,真教人感嘆。其中的演變十分明顯,一開始還能享受互相逗趣,最後只是想安排行程,好像兩個祕書似的。

  這種「喬」行程的對話還會造成彼此懷疑對方是真忙或裝忙,因而又更困惑與失望。當你被卡在這樣徒勞的狀況,實在無法不懷疑對方是否根本無意。

 
   
直接約她出來!
  喬行程現象只是數位時代愛情生活的障礙之一,25歲以上女性尤其感到困擾, 因為她們較沒耐性忍受無盡的簡訊往返。

  另一個障礙就是男方(尤其是年輕男性)實在太羞澀,沒勇氣提出邀約。他們不喬行程,只是不斷發些毫無意義、令人厭煩的訊息。

  我常看到女方顯然有意,男方卻不開口邀約,只是不斷拿乏味的話題困擾女方,例如:「你都是在哪洗衣服?」之後十個簡訊來回則以洗衣精為主題。「對啊!我最近也改用無香精款,超棒!」

  我在土爾沙市的脫口秀演出中,有位名叫寇迪的男士上台分享他的簡訊,我眼睜睜看到二十筆緊張兮兮、毫無用處的簡訊,對方顯然有意,但可憐的寇迪就是不曾提出邀約。我告訴寇迪:「你應該直接約她出來。」他便發簡訊說:「愛莉,你好!你去過鬍鬚胡開的餐廳嗎?我們週末一起去吃吃看?」不到兩小時,愛莉就回覆接受邀請,他們隔週就在鬍鬚胡享用美味的餐點。

  不過……,「鬍鬚胡」唸在嘴裡不是挺漏風的嗎?誰給自己取這樣冷颼颼的名號?如果可以說這句話該有多逗:「可惡!鬍鬚胡這個糊塗蛋又胡了!我戶頭裡的錢都被鬍鬚胡給糊里糊塗胡光了!」
 
   

文法及錯別字
  我問過很多人,大家幾乎一致認為,只要出現文法錯誤與錯別字,就會立刻澆熄火花。

  女性似乎認為這是蠢蛋指標。假設你英俊瀟灑,首次見面總給人留下良好印象,但第一封簡訊卻錯字連連,女方的興致肯定蕩然無存。

   我聽過一個故事,敘述某位男士與一位超級大美女交往,最後卻決定與她分手,只因有一次他傳簡訊問她是否知道一個朋友要辦派對,她的回覆是:“Hoo?”她把who(誰)拼成hoo。他很希望超級大美女只是一時手誤,所以設法讓兩人對話繼續使用到who這個字,但她依然hoo個不停。他說:「都是hoo毀了一切。」(我們特別確認過,她確實是女人,不是貓頭鷹。)

 
   

我們是出去「約會」,還是「混一混」?
  女人也不喜歡男人只是邀她們出來「混一混」。如果弄不清到底是不是約會,雙方都會感到焦躁。既然多半是男人採取主動,所以這方面得請男士們加把勁。

  一位女士說:「現在太多男人都問你要不要出來『混一混』,而不說『約會』。我不知道是男人怕被拒絕,或是想顯得隨興,但可能因此讓對方(或雙方)感到困惑。」

  你若能表現積極些,就能立刻鶴立雞群。有位女士描述她在吵鬧的派對上認識一位男士,說:「我離開之後收到他的簡訊:『瑪麗,你好!我是約翰.史密斯,跟我出來約會吧?』」相對於畏縮的「哪天出來混一混」,他的自信、直率,以及紳士般的坦誠,都給人極佳的印象,也能對雙方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優質簡訊
當然並非所有男人都是笨蛋。我們也看過不少優質簡訊,讓我對現代男性又生出信心。

  1. 明確的邀約加上具體的時間與地點
    簡訊一:「你好啊!在幹嘛?」
    簡訊二:「凱蒂,你好!上週六能見到你,覺得很開心,如果你下週有空,我很想邀請你一起去我們聊過的那家餐廳。請讓我知道你是否有空。」
    這兩位發訊人的命運,最後將是天差地別。他們的心中或許懷抱著相同的感情與善意,但收訊的女士無法判斷,她基本上只能從這簡短的訊息去解讀對方的心意,然後決定跟誰出去。女性非常不喜歡語意模糊的邀約,例如:「下星期什麼時候有空,可以一起做點什麼?」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喜歡對方有具體的提議(最好還是有趣的事情),加上明確的邀約。

  2. 上次見面留下的印象
    這表示你上次見面時很用心,這對女士來說相當受用。一位男士記得對方提到正在搬家,就在簡訊中說:「祝你搬家順利。」這位女士表示,雖然是許多年前的事了,但她依然記得。
    還有一位年輕女性說:「有一次,我在派對上認識一個男生。我回家後收到他的簡訊:『小奧黛莉,晚安!』」但我不叫奧黛莉,我以為他是喝醉了。後來我質問他,他說是因為我曾提起奧黛莉.赫本是我的偶像,所以才這樣叫我。我覺得他很貼心。」
    讀者您不會正好在吃冰淇淋吧?否則這些暖呼呼的故事,一定融化你的冰淇淋了!

  3. 幽默的語調
    這是風險比較高的領域,常有人玩笑開過頭,或用語太粗鄙。不過,若是雙方有相同的幽默感,你可以添加一點巧妙的幽默。運用得宜的話,將能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我曾聽過一個故事:
    我在市中心的酒吧遇到她,凌晨兩、三點拿到她的電話號碼之後,我醉醺醺的傳簡訊給她:「我是那個跟你親熱過的高個子。」早上醒來看到她回的簡訊是:「你是其中的哪個?」我很欣賞她的幽默感,我們已經在一起兩年半了。

 
   
該等多久才可以回簡訊?
  耍這種心機有時很複雜,有時也不免愚蠢,至於該怎麼耍才能占上風,則是眾說紛紜。一位女士說:「大家都想占上風,至少我是這樣,我必須占上風。所以,如果我傳了簡訊,對方等了十分鐘才回,我就等二十分鐘。聽起來很蠢,但就我看來,他跟我都知道對方其實是機不離手,大家都這樣嘛!所以,你如果要玩,沒問題,我奉陪,但我一定要玩得過你,我可不想輸。」

媽的……

  不少人的策略都是兩倍的回覆時間(對方等五分鐘,你就等十分鐘,以此類推),如此你就占了上風,你顯得比對方忙,比對方無暇應付。有些人認為只要等幾分鐘,就足以顯示你的生活除了手機,還有更重要的事。有些人認為應採取兩倍時間的策略,再偶爾給個立即回覆,避免一致性太高(但不可寫篇幅太長的訊息!)。有些人嚴守1.25倍回覆時間的紀律,有些人認為三分鐘剛剛好,還有人已經受夠了,如果對方毫不扭捏的立即回簡訊,反而有新鮮感,並透露自信心。

  耍心機究竟是否有效?為何有這麼多人耍心機?這些策略是否符合心理學研究結果? 其實幾世紀之前就已經有這種飢餓行銷的手法。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Xenophon)表示,曾有一位妓女前去尋求蘇格拉底的協助,他提供的建議是:「你想誘惑男人,必須先表現出端莊的姿態,顯得欲迎還拒、不願就範,直到他們心癢難搔為止。同樣是一份禮物,等對方日思夜想一段時間之後再給,便顯得珍貴許多。」相反的,蘇格拉底也知道,隨手可得之物常被瞧不起,甚至拒絕。

  這若是真理,未免令人感嘆。若有人對我示好,我難道不該懷著善意接受嗎?為什麼得不到的最好?為什麼對方一副冷淡或興趣缺缺的模樣,我們反而受到吸引?
 
收發簡訊指南
  現在愈來愈多人透過簡訊評估或安排約會,你若是其中之一,那麼,棋局才正要開始。為了避免讓自己顯得太飢渴或太積極,我提供一套因應策略,避免自己不慎落入泥沼。雖然目前尚無「收發簡訊指南」,但已逐漸形成某些基本規則,如下:
.不可立即回覆,以免顯得你是成天無事可做的魯蛇。
.發出簡訊後,在收到回覆之前不可再發。
.回覆訊息的字數必須與對方的不相上下。
.假設你的訊息是藍色,對方是灰色,然後你發現藍色夭壽多,灰色夭壽少,就表示對方根本沒把你放在心上。
.誰發最後一筆簡訊,誰就輸了!
 
 
 
另一半直接在社群媒體上將感情狀態改為單身!

  就在不久之前,想分手仍須承受面對面說話的可怕氣氛,或者至少必須打電話,提出分手的一方必須坦誠面對自己的感情,通常也需要為自己做些解釋。一般而言,你必須顧慮到對方的感覺,盡可能不要使被拋棄的一方太難過。

  所以我們的戀愛文化才會產生一些固定說法,例如:「不是因為你,是因為我自己」、「我還沒準備好接受一段感情」,或是「很抱歉,我只想專注在我的恐龍藝術上面。」

  當然,沒有人喜歡說這些話。但一般認為這是分手一方的責任,只要你還有人性,就都該為對方著想。

  現在有愈來愈多人,且多數是年輕人,選擇用簡訊、即時訊息,或是社群媒體分手,而非面對面或打電話。其中簡訊所占比例最高,而選擇電郵的人認為可以「把分手理由好好說清楚」。

  透過簡訊或社群媒體分手,最主要的理由是「比較不尷尬」。這聽來也十分合理,畢竟年輕世代不論做哪方面的溝通,也都是透過手機。

  不過,同一批人中竟有半數以上表示,如果對方用簡訊或社群媒體跟自己分手,會感到難過。

  一位朋友分享了以下的故事:
  那天就是個尋常的日子,我準備跟交往兩年的男友去吃早午餐,我開車到餐廳,沒見到他,打了好幾次電話,他都沒接,於是我回家上臉書,在私訊看到他,他說:「我一直在思考我們兩人的事,一直無法決定我要不要繼續跟你在一起 :/」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我非常意外,也無法置信他用這種方式方手,我前一天才見過他,當天本來也要見面。後來我要他打電話把事情說清楚,當然因此弄得更糟。在那之後,顯然,我再也沒跟他說過話了。


  讀著真是令人心痛。兩年的感情就結束在一個「:/」符號上面,甚至不是一個完整的表情圖示。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許多,這種看似緩和的直接、沒說分手的分手,其實比當面分手更惡劣、更傷人。

  現在還有一種分手方式,就是不告訴對方,只是更改自己在社群媒體上的狀態。一位女士告訴我:「在大學的時候,我男友分手的方式就是把他的臉書狀態改成『單身』。我們六年後又在一起,這次他用簡訊跟我分手。或許我不應該再跟他在一起了。」

  我與同輩朋友討論這個話題,大家都很驚訝現在有這麼多人用這些方式分手。年輕世代又把一個原本被認為怪異的概念變成了家常便飯。但真有如此教人意外嗎?如果我們再參考心理學家特爾寇所說的:「以電子訊息為基礎的溝通方式導致當面對話的機率與能力都大幅降低。」那麼,分手方式的改變也完全不奇怪。

 

   

科技給你戀愛自由
  我到某個國家進行訪問之後才知道,並非所有人都享有無限可能,因而特別需要數位科技的協助。這個國家的戀愛環境是全球絕無僅有,那就是─卡達。

  因為手機與網路等現代科技所提供的隱密性,守舊社會裡的單身人士才能取得某種程度的自由。

  卡達的單身世界與其他國家自然大相逕庭,因為宗教與傳統觀念,他們不能隨意與人約會。膽敢在公開場合調情的年輕人,也得面對嚴重後果,對年輕女性而言尤其危險,她們在婚前必須維持貞節,若被發現與男人談戀愛,很可能使自己與父母蒙羞。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警語:「禁止公開展示戀情,包含親吻、擁抱,特定地區並禁止牽手……違逆者入監服刑。」

這未免太恐怖。
「嗨!你是怎麼進來的?」
「在公園牽手,判了五年。你呢?」
「抱抱加親親……無期徒刑。」

  隨意約會在卡達是禁忌,所以媒合的任務都是交給家人(多半是母親),婚姻都是家人安排的結果。女性受訪者描述的結婚動機,讓我們想起了先前在老人之家訪問的美國老太太。

  27歲的亞蜜拉說:「在這裡,簽訂婚姻合約的不是要結婚的男女,而是雙方的家族與團體。」

  她說:「就像是求偶季節到了,各家的母親開始做初步篩選,男方母親一家一家前去拜訪,根據家庭背景與教育程度挑選適合的女性,希望藉由婚姻延續家族命運。」

  「這裡的婚姻還有另一個特色,」她繼續說:「年輕女孩願意結婚,為的是脫離原生家庭,獲得自由。」她的朋友蕾拉也在視訊訪問的畫面裡點頭,這位26歲的律師開始說:「我大學畢業後回到杜哈,去亞蜜拉家看她,母親就打電話給我說:『快要九點了,你該回家了。』每次我出們,他們都會打電話看我在哪裡,問我什麼時候回家。如果我去買東西,他們就說:『別買了,家裡有傭人可以幫你買。』如果我跟朋友在一起,他們就說:『回家吧!』他們就是不喜歡我出門。」

  大學畢業後,蕾拉無法忍受這種程度的管教。「我不想每天待在家裡,老是跟家人在一起。」她告訴我們:「我想要自由,但是在卡達,傳統家庭的女兒不可以在外獨居。唯一脫離原生家庭的辦法就是結婚,或往生。」

  我突然有個靈感,如果蕾拉出饒舌音樂專輯,「結婚或往生」是很響亮的唱片標題。

 
 

 
 
 
《愛情的簡單道理》
定價:$280元
85折 優惠價238
《五斗米靠腰:下班誰不愛》
定價:$250元
79折 優惠價198


《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
定價:$350元
85折 優惠價298
《妻子的幸福祕方》
定價:$330元
85折 優惠價281
《嫁給誰都幸福》
定價:$280元
85折 優惠價238



Copyright© 1999~2016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