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相當看重國內技職教育的發展,從預算編列、政策執行及師資培育上持續支持並強化,近年來更著重於技職教育與社會產業發展的結合,培育技職體系學生務實致用的專業技術能力。
除了藉由相關政策鼓勵各技專校院培育優秀學生出國參加國際性技藝能競賽,以強化學生實務能力及國際觀外,教育部也進一步提出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進行改革,並推動產業學院、產學攜手等方案,使技職體系學生畢業後能夠與職場無縫接軌,為業界所用。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有悠久的歷史,從最早的高職、五專到現在於高教的經營,數十年來扮演起開創台灣商業前景的重要推手,畢業校友散布服務於全台各商業、金融機構及政府財經部門,個人期勉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持續引領台灣商業教育,也勉勵全校師生與校友為台灣產業未來發展共同奮鬥。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百年來不論在哪個時期,不論以什麼樣的校制,北商為台灣培育了各式各樣傑出的專業人才,在各領域為台灣貢獻所學。而我自己回顧在北商求學的點滴,我認為在北商習得商學、經濟等基本的概念,以及多元自由的校風,應該是到目前為止影響我最深的部分。
在北商習得商學、經濟方面的概念,讓我往後不論是擔任議員、立委、市長甚至行政院長時,對於政府預算、財政經濟等各方面的問題,不會有生疏感,就算有不了解的地方,只要多做功課或請教專家,也比較容易上手,這都要感謝北商時期所受的教育。
是北商多元自由的風氣讓我有空間可以追求夢想,也讓我思考自己的未來,包括後來到具批判性的京都大學留學,求學時期在校園感受到的多元自由的校風,確實深深影響我的一生。
北商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的《自己的志氣最可靠》,內容訪問台灣各界的傑出人士,拜讀過後發現,不論哪個時期畢業的校友,在北商受到良好扎實的技能訓練,以及北商多元自由的校風,是許多校友共同的回憶,我也相信這是北商人一輩子最珍貴的資產。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見北商大的校友們,在各行各業都有傑出表現,舉凡出版、製造、財務金融、文化以及服務業等,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仔細觀察校友們的表現,不難發現,他們有一項共同的特質,就是既順勢而為又逆勢向上,認命不服命!
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對台灣技職教育的評論,不外乎是隨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學校與產業界缺乏互動,學、用之間的落差愈來愈大。然而,過去對於技職教育的反思,往往集中在理工科的實作精神,對商業管理領域的著墨相對較少。
所幸,這些年來,北商大在此一領域持續深耕,像是二○一七年時,與龍華科技大學攜手合作的北北基桃八所高職策略聯盟,成立「2+8商管菁英策略聯盟」,一方面這是台灣首次針對商業管理專業成立的校際聯盟,銜接大學端與高職端,讓技職教育向下扎根,二方面也是商管與理工科系的跨界合作,為台灣培養多元人才。
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技職體系出身的人才扮演關鍵的中堅力量。如何讓高職與技職能夠緊密結合,讓學術界的人才培育未來企業發展所需可以無縫接軌,將是技職體系重生的契機。很高興成立百年的北商大也能在這樣的方向上積極前行,相信未來將培育出更多優秀人才,成為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重新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力量。
民國四十年我進台北商職初商,繼續高商,那時聽說學校要改制為五專,大家期待又興奮,但並未如願,可是現在北商不但改制為專科、技術學院,且已成為著名的大學,成千上萬的校友都與有榮焉。
台北商職歷史悠久,現在大學林立,一個商業職業學校,似乎不在大家眼裡,可是當年的台北商職卻赫赫有名,學生品學兼優,甚為工商界,尤其為金融界所喜愛。我大學畢業後,考進中央銀行,遇到很多單位主管及同事,都是台北商職畢業的,那時才真正瞭解北商人在社會上多麼受人歡迎,心中的榮幸與喜悅自不在話下。
現在北商大已是著名大學,百年來,這所學校在師長們的辛勤教學下,為國家社會培育了無數人才。這本《自己的志氣最可靠》訪問了十四位傑出校友,他們的奮鬥與成就,當然是我們北商之光,但北商之光絕不止於這十四位。
人才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企業能否成功的關鍵。南僑集團六十多年來,從水晶肥皂起家,到烘焙油脂產業,再跨足餐飲事業,發展的事業能夠愈來愈多,布局版圖能夠愈來愈廣,倚靠的就是我們擁有好的人才。
閱讀《自己的志氣最可靠》,讓我想到在創業初期與南僑一起走過篳路藍縷歲月的重要財務左右手,他們除了有著和故事裡十四位主人翁一樣,務實、不怕苦、拚勁強、堅持不懈、精益求精的志氣之外,也同樣都是來自曾獲得企業愛用第四名的臺北商業大學。
這幾年我在公務繁忙之餘,也特別擔任臺北商業大學榮譽企業講座教授,在學校裡的國際商務講座、EMBA企業個案診斷課程、EMBA策略管理課程等授課,分享南僑經營布局的創意與實務概念。目的除了感謝臺北商業大學培育優秀的人才為企業所用之外,也著眼於台灣社會、企業需要有好的人才。
而早在二○○四年,臺北商業大學的學生就在南僑集團各部門裡實習。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幾位在泰國泰南僑實習的北商國際商務系學生,實習後還特別針對泰南僑產品的社群行銷提出深入的建議,他們的創意讓泰南僑的同仁們印象深刻,也讓我們對台灣年輕世代充滿希望。
南僑的事業版圖現在也前進日本,搶攻餐飲、旅館及美妝市場,我們用「不做唯一,也要做第一」的態度,不斷的轉型、創新、突破,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市場中保持領先優勢,未來南僑集團也需要具備如《自己的志氣最可靠》這些成功人物特質的人才加入,與我們一同打贏這場國際級的賽局。
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建立於一九一七年,一百年來培育了無數的優秀人才,為國家所用,所有校友都在某個社會的角落默默付出,每個人都有他們非常動人的人生故事。為了彰顯校友們的精采事蹟,台北市校友會特地與天下文化合作,挑選十四位傑出校友,透過口述記錄的方式,讓他們娓娓道來人生的歷練和起伏,希望這些經驗能夠讓年輕學子有所啟發。
這十四位校友分布在文化、化學、建築、會計、材料、運動器材、教育、文物、文創、流通、茶葉、經濟等事業,可見本校雖然是商業大學,但學校所給予的教育是全方面的,不僅限於商業方面的知識,學生可以觸類旁通,畢業之後從事各種行業,在各領域發光發熱。
很少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沒有挫折的,本書闡述了每位校友的奮鬥歷程,很值得後來的學子學習。
人生如河,涓滴成流。每一個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意義非凡。
高希均被譽為華人世界倡導及傳播進步觀念的先行者,五十多年來,他以身作則,持續出版五十多種著作,而其所創立及帶領的「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 三十多年來致力於傳播進步觀念,成為華人知識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雖年逾八十,但身體硬朗,笑聲依舊宏亮,每天他總比大多數同事都早到辦公室工作、讀書、寫文章,實踐「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的理念, 不改其志。
高希均出生在中國最動盪的年代,一九三六年,就在日軍南京大屠殺前一年,出生於南京將軍巷。高家幸運的是,正好在大屠殺前三個月,舉家搬遷到蘇州,全家才得以逃過一劫。
但這苦難從來沒有過去,他的父母常提及大屠殺中受難親友鄰居們的不幸遭遇,他在心理上也變成了「半個」受難人。苦難是一種烙印,這也是他終生痛惡戰爭,鼓吹理解對話、追求人類和平最深切的遠因。
動盪的時局,影響一整個世代的中國人,高希均在蘇州念小學,接著考入上海復旦中學,但中學還沒念完,歷史的巨輪急急輾轉而來,一九四九年三月,高家坐著輪船,又由上海撤退到台灣。
那一年,他才十三歲,很早便品嘗到顛沛流離的滋味。
他的父親是一名文職的軍人,早年在大陸曾任對日抗戰游擊隊隊長,身為三個縣區的負責人,畢生忠黨愛國。撤退來台的高家被安排住在南港眷村,高希均便在竹籬笆內開始他與台灣的因緣。
那是一個舉國清寒及克難的時代,眷村沒有瓦斯、電扇、電視機與冰箱,父親微薄的薪餉不足以維持家用,他的母親每到下半月就必須到處張羅,甚至以當年流行的「標會」,解決燃眉之急。
高希均身為高家五個孩子中的獨子,很早就感受到肩頭的責任與強烈使命感。
在不安的日子,高希均斷斷續續完成初中學業。面臨升學的抉擇,此時大他兩歲的姊姊,早一年考入台北商職。當年南港仍極為僻遠,交通不便,父母希望他能跟姊姊結伴同行,同時也思考將來或可及早就業,於是,孝順的高希均仿效姊姊,考入台北商職就讀。
姊弟兩人每天清晨從眷村出發到學校,每天總要花去一個小時的通勤時間。
台北商職在高希均就讀期間(一九五二到一九五四年),如同今天與成功中學、台大法商學院隔路相鄰,校園原本不大,沒有今天聳立的高樓,也沒想到日後會升格改制為「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各項設施一樣不缺。
當年全校不過兩、三千位同學,商業類課程以簿記、會計、審計、珠算與心算等課程為主。尤其北商「珠算」與「心算」課程,皆為全省商職之最,經常蟬聯全省比賽前三名。
高希均少年亦手巧敏捷,早年珠算也打得很好,撥起黑黑油亮的大算盤,頗為有聲有色。但是受父親啟發引導,他私下更喜歡國文、英文、歷史、地理、三民主義等人文學科。從小,他的父親教他讀古文,小學四年級開始便要他謄寫家書或信件,雖有部分文字古雅,艱澀難懂,但是在謄寫過程中,高希均無形中也打下很好的寫作根基。
北商三年,高希均幸運的遇到幾位終生難忘的好老師,如國文老師胡致與方璇輝,在他們的教導與鼓勵下,他參加多次作文、英語演講比賽,都有很好的成績,增添了很多信心。
尤其,胡致影響他很深。胡致曾擔任江西省教育廳廳長、國大代表,說話帶一點江西口音,但教學非常認真。至今老校友們緬懷的北商校歌「峨峨北商/教澤孔長/陶鑄英才/躋躋傖傖……」作曲者為創作〈綠島小夜曲〉的名音樂家周藍萍,填詞者即為胡致。
胡致每週要學生寫作文,班上四十多位同學,每一次發回作文,他總習慣按分數次序由高分往下發回,每次第一個喊到的名字都是「高希均」。有了老師有形無形的鼓勵,他對國文、寫作,興趣就更大了。
辦學認真勤勉的校長吳仕漢,也讓高希均至今不忘。吳仕漢早年在江西,年方二十九歲就擔任江西廬山管理局局長,經歷在廬山舉行的國共會談,也認識老總統蔣公,極有能力才幹。來台後,擔任北商校長長達二十六年,他苦心孤詣,一手塑造了北商人勤奮精實、「公能弘毅」 的校風,奠定北商弘遠的教育格局。
尤其他對商科以外的國文、英文、作文同等重視,校內舉辦各種作文、英文、英語演講、辯論等比賽,公開表揚成績優異的學生,走廊榮譽榜上總寫有高希均的名字。當年比賽前三名操行成績可獲得加分,有一學期,高希均的操行分數竟加到一○六分!創歷史新高,可能至今無人可破。
北商三年,高希均功課好、興趣廣,擔任班代表、文藝股長,編刊物、畫壁報、參加各項比賽,深獲老師同學喜愛。課內外活動豐富緊湊,多采多姿,他迅速成長、成熟,甚至在學校有點灰濁的游泳池裡學會了游泳。
五○年代,台灣經濟還沒有起飛,高希均求知若渴,常到學校圖書館借書,或到衡陽路的書店,站著分幾天將一本書看完。因為書店空間不大,過道狹窄,有時店員不耐煩會把他趕走。這個趕人的小動作,對店家或許情有可原,但對高希均卻是另一種啟示。
六十多年後的這一天,他坐在93巷人文空間受訪,眼睛發亮說:「後來我心想,將來如果我開書店,絕對不要趕人家走,就像93 巷人文空間或誠品一樣,空間舒服,書本任人翻閱,沒有買書也絕不趕人, 讓書香與咖啡香,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