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未來需要新、舊世代共同努力
蕭萬長・前副總統

  從1970年代的經貿外交開始,我跟許多台灣企業家在資源匱乏的年代,一路上從無到有、憑自己的實力打拚,環境不見得比現在好多少,但是我們還是相信有成功的可能;然而,這一代年輕人,處在全球景氣不佳的年代,不少人對自己或未來喪失信心。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社會現象與責任,當年我們只能靠自己苦幹實幹,現在則是資通訊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蘋果、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臉書(Facebook)……,這些公司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與互動模式,帶動了金融科技(FinTech)等經濟、社會、政治等等的變革,新一代年輕人必須在新世界裡找尋機會。

  就像《跨世紀的產業推手─20個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故事》這本書所傳達的觀念─機遇無法複製,態度與方法可以傳承。不同世代需要相互溝通,我們可以幫助年輕人的,是透過與台灣共同成長的經驗,歷練過的風風雨雨,教給他們「成就第一的關鍵態度」。

  這本書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務實。這一點,其實跟我的想法很接近,也是我一直以來的信念,因為,能夠務實,你才會甘願從頭做起、擇善固執,在每一件應該堅持的事情上,不去想太多功利的問題,只要你覺得應該,就可以不必與太多人爭辯,能夠很開心地做下去。

  我是傳統的台灣南部鄉下人,習慣苦幹實幹、多做少說,但是很多事情都在我的腦海裡運作,尤其,關於台灣的明天、台灣的未來,怎麼樣可以透過我個人微薄的力量,設法推動一些改變?從創辦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到年年在博鰲亞洲論壇為台灣發聲……,經貿是我的專長,我就從這裡為台灣的未來找出路。

  同樣的道理,年輕人要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也要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投注熱情並持之以恆。書中二十位臺北科技大學傑出校友,在不同面向饒有成就,無論年輕人想創業、做研究、入公職……,都可以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為台灣帶來更強大的正向力量。

平實中的人生智慧
鄭崇華・台達集團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

  經由臺北科技大學校友總會朱其龍祕書長的引介,我在一段出差的旅程中,以年資尚淺的校友身分,拜讀了收錄臺北科大畢業學長人生哲學與經營心得的新書《跨世紀的產業推手─20個與臺灣共同成長的故事》。

  書中的二十位學長,都是台灣當前產官學界的翹楚,其中有我敬佩的前輩,亦有不少我的老朋友,或公司業務往來的好夥伴。

  二十位學長中,不少人的影響力跨越兩個世紀,有人創辦或管理的企業,在該產業領域中被稱頌;有人的學術研究成果,對科技發展、人類社會帶來貢獻。而每一位執筆者,將二十個故事中,包括對經營管理的精闢見解、經營企業的成長過程,或是學術研究的進展腳步、各項人生轉折中的決定與結果,用平實文字陳述,卻又帶給讀者深遠的寓意。

  這些故事訴說著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求學過程、就業或創業後從篳路藍縷到漸入佳境,乃至鵬飛鷹揚,其中有趣味、有感慨、有歡笑、有曲折。從讀者的觀點,大多可能認為,經營企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無非是獲利能力,但從幾位學長的創業故事中,都可以看到:持之以恆的創新、不吝於擴大營運的投資,將公司的核心精神一以貫之地串連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環節。這些堅持與一家企業的發展甚至興亡息息相關,也讓人體會到,堅實的經營理念與強大的管理思維或系統,是經營企業成功的要素。

  讀這本書,可以學習到二十位產業巨擘、學術賢達的思考方向,當面臨自身問題時,更容易掌握重點,做出正確務實的決定。推薦給大家這本綜合多人生命智慧的新書。

創新、務實寫下傳奇 為台灣未來立下典範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臺北科技大學的前身─台北工專,在我們成長的那個年代,可說是初中考高中的明星學校,比一般的中學還要難考。因為我們那個年代,家長都希望子女完成學業後能趕快就業,而台北工專的畢業生總是在一畢業就能找到就業機會,因此受到許多學生及家長的肯定,是很多學生的就讀首選。

  也由於學校本身的定位與發展特色,當年從台北工專一路到臺北科技大學,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台灣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人才,許多傑出校友都是台灣經濟發展奇蹟的重要推手。

  以在本書第一位介紹的校友─長春石化總裁林書鴻先生為例,雖然我在電子產業,但當年對長春石化的表現就刮目相看;記得當年孫運璿先生擔任院長時,有次在科技會議中就特別公開表揚長春石化在研發領域的積極投入。林總裁現在八十八歲,是我們的老前輩,他的經營理念相當值得我們後輩學習。

  除了林老前輩,本書中所介紹的這些傑出校友,不管是在產業界或政府部門工作,都有傑出的表現,這二十位傑出校友的故事,正可展現過去那一段時間,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故事。

  也因為他們早年的求學生涯中,來自學校的扎實訓練,加上相對較早進入產業界,腳踏實地工作,一步步累積經驗並經過完整的歷練後,許多傑出校友創業有成,在工作崗位上為台灣產業發展盡一份心力,在在都是台灣過去這段經濟發展奇蹟的關鍵推手。

  在本書中,有多位傑出校友與宏碁集團也有淵源,包括: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華碩執行長沈振來、友達董事長暨執行長彭雙浪。當年宏碁集團的人才雖有許多來自國立大學,但台北工專的畢業生也是我們最喜歡晉用的人才,至今高科技產業的人才依然有許多來自臺北科技大學。

  此外,1981年宏碁推出「小教授一號」,它的前身是「EDU-80」,就是由全亞電子的二位台北工專老師:鄭育儒老師與余標憲所開發出來的。後來小教授還由Edu80的實驗手册改編翻譯成英文版,成為小教授一號名揚國際的利器。

  臺北科技大學作育英才無數,可謂是台灣工業/產業界人才搖籃,也是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書中的傑出校友可謂是我們的典範,他們努力不懈的精神值得大家來學習,一起為台灣的未來做出更多的貢獻!

(摘自本書序,完整內容請見《跨世紀的產業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