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共有的困苦成長記憶
我和洪秀柱背景相似,三、 四年級生,絕大部分都成長於清寒,不能奢談「追求夢想」、「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因為現實很骨感,大學學費已經是父母東拼西湊,親戚半資助來的,大學畢業後自然是急惶惶地找工作。有了收入,不能去網購,逛Sogo,而是補貼家用,但是可以享受家境急遽改善的快樂。例如我父親是軍人,當我大學畢業,出去做記者,家裡多了一份薪水,哥哥服完兵役也馬上找到差事,等於家裡四個人有三份薪水,環境轉好。我們都把薪水交給媽媽管理,不久就可付頭期款,買下爸媽的第一棟公寓,免去租屋之苦。
那時,最羨慕的是同學家有電話,因為裝一線電話押金就是我爸爸三個月薪水,我們家也是因為有了三份薪水才能裝起來。
談起這段經歷,洪秀柱也相同,只是我們家買在木柵,她們家買在郊區,買不起台北市,也就是現今所謂的蛋白區裡的蛋白區。她的父親在三十三歲正當開展事業時,就無辜牽連進了綠島管訓三年,之後窮其一生,沒能找到正式職務,家境當然難豐。
為了要比較兩位參選人,我去買了蔡英文所著《洋蔥炒蛋》和《英派》,看完敘述她生平的《洋蔥炒蛋》,掩卷嘆息,欽羨她跟我們都有天壤之別。蔡英文在一九七○年代就開著汽車上學,當時數萬名臺大學生只有兩位開汽車上學,一是蔡英文,一是今日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洪秀柱每每頂著大太陽擠公車到陽明山去上課,然後又冒著寒風暴雨下山,去一個個家庭擔任家教。拿了第一個月家教薪水後,馬上就交給母親,買一個大同電鍋,又再等第二個月薪水領到了才能去為自己買一件風衣禦寒。
蔡英文小時,住在現今的老爺飯店附近。她常常往外跑,一點都不怕迷路,因為他們家在中山北路家大業大、勢力大,警察都認得她,看到她迷路,都會小心翼翼把她送回去。她是全家最幼齒,媽媽、姊姊、哥哥從小就寵著她,不管何時,都不必自己動手做飯。到美國留學後,才學會生活自理。所以她說,人只要活在愛裡,就會充滿自信,但是她的愛似乎不必自己付出。
洪秀柱小時,警察也常到她家裡,但都是上門來查這個「政治犯」家庭最近有沒有做怪,爸爸有沒有放言高論批評時政,警察絕不會和顏悅色。哥哥、她、妹妹不乖,媽媽會嚇他們:「警察要來了!」
蔡英文台大法律系還沒畢業,就和準備出國的同學商量好,每人選不同的長春藤學校申請,以免重複,喪失錄取機會。她分配到申請康乃爾大學,果然一申請就中,簡直形同台大法律系壟斷長春藤盟校的台灣學生申請。
看完《洋蔥炒蛋》,更加深我為柱姊寫傳的動力,新聞記者就應該幫助弱勢。
啄木鳥一般的不懈
在這個夏天,我曾經清晨五點起床,趕搭第一班捷運,到台北車站等七點鐘發車到台中的高鐵;也曾經搭最後一班的高鐵,從高雄趕回台北,回到家中已經快凌晨兩點。累癱了,更難熟睡,在夢中,頻頻夢見第二天趕不上高鐵,或者太匆促,忘記帶錄音機。
但是柱姊比我勞累多倍,她每天目不交睫,馬不停蹄在夜市、菜場、車站中,握了無數的手,感受到無數雙期待的眼神。令人心痛的是一整日的辛勞奔波,就在晚上的談話性節目前五分鐘完全走樣,變成洪秀柱被冷淡待遇,是個「總統不愛,主席不挺,大老不滿」的候選人。名嘴對她的謾罵、中傷、造謠、詛咒甚至潑婦罵街、粗話滿口,堪稱世界第一。
她的兩岸政策不為朝野接受,但是她說真話,急急要告訴選民台灣所面臨的情況:時間不在我們這邊,因此要對岸接受我中華民國存在,開始談判和平協定,軍事互信等。因此她要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同表」,自始至終都不願意改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很多人告訴她,應該多罵馬英九,與馬切割,如此民調可以立即提升五%。但她能講的都講了,就是絕對不願昧著良心說假話,雖然馬英九心目中的總統人選不是她,他也沒有幫過洪秀柱競選多少忙。
她的選戰總是岌岌然,在她選得風馳電掣時,黨部支援卻如蝸牛龜移,人脈、糧草、子彈什麼都缺,全靠小額募款支應。隨行記者都可以深刻感受到,當年馬英九的總統大選如一「軍」,一軍作戰,洪秀柱只能算一「排」。而最難得的是她字字實在,她給選民的承諾,都是幕僚經過仔細計算,政府預算可以負擔的。
她對人的關切,來自於自己切身經歷,而且有記錄可查。例如對弱勢的關心,體現在她漫長的立法委員任內,幫助緬甸僑生解決居留問題,幫助私立學校教師拿到退休年金;對年輕人的關心,更早在四十餘年前在教書時就體現了,不是競選語言,也沒有繁複動機。
她批評台灣社會走向民粹,只問顏色、不問是非,對中華民國、國旗、革命烈士的愛發自內心(雖然顯得有些過時),這種勇氣是來自一個身高不到一百五十公分的六十七歲瘦削女性。她如同一隻啄木鳥,永遠在敲打一棵樹,不是為了把樹擊倒,而是為了讓它長得更直。
二○一六翻轉台灣
十月十七日,確定換柱後,洪辦媒體的line即將關閉,同業互道離情,感謝洪辦媒體部的服務。四、 五個月來,每天在一起,有時一天還十幾個小時在一起,雖然欣賞年輕人的活力,但年齡經驗不同,也有些不耐,常想還要熬多久才能解脫?(至少是到明年一月十六日)現在就此戛然而止,有些悵惘,也有些迷惑,什麼是永恆,什麼又是頃刻?時間是難掌握的謎,未來已難再有這樣的二○一五仲夏,因緣豈有不把握之理。
二○一六台灣肯定會翻轉,但無論翻轉是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向後,其結果都是台灣人的共業。
感謝高希均教授及王力行發行人,不管洪秀柱選情高低,被換掉,仍然堅持出版這本書,感謝王美珍襄助寫其中三章,也感謝吳佩穎副總編輯及陳宣妙編輯,更感謝洪秀柱辦公室的柯明秀及工作者、志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