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轉運中心

    高雄港第一貨櫃中心可以說是「實驗」,結果獲得相當不錯的評價,於是接著規劃一座更符合國際標準的第二貨櫃中心,爭取成為遠東地區的貨櫃轉運中心。

    第二貨櫃中心位於前鎮商港區,共有四座碼頭(63 至 66 號碼頭),每座長250公尺,1970 年 11 月開始興建,貨櫃集散場占地 45 公頃,高雄港務局更花費一億元購置兩台全新的橋式起重機。

    1972 年 2 月15日先行啟用 65 及 66 號兩座碼頭, 由中國航運公司所屬全貨櫃輪「太和輪」首先停泊,63 及 64 號碼頭也於隔年1月啟用。但碼頭依舊不敷使用,四座碼頭中,有三座碼頭由航商租用,僅有一座碼頭為公用碼頭,航商需排隊等待使用,於是紛紛反應此問題,遂使得高雄港務局 繼續規劃第三貨櫃中心。

碼頭愈建愈大

    為了因應貨櫃船愈造愈大的趨勢,第一貨櫃中心到第三貨櫃中心的碼頭逐漸加深,否則大型貨櫃船無法停泊。

    高雄港第一貨櫃中心碼頭水深 10.5 公尺,後來很多大型貨櫃船無法停靠,於是第二貨櫃中心加深到 12 公尺,第三貨櫃中心更挖深至 14 公尺。

    第三貨櫃中心位於前鎮漁港及小港商港區間,共有 3 座碼頭(68 至 70 號碼頭),於 1976 年開始興建,1981 年完工,長度為 320 公尺。

    第三貨櫃中心的腹地廣達 46.5 公頃左右,比第一、二貨櫃中心都還要大,這是因為貨櫃船所載運的貨櫃數量愈來愈驚人,需要有空間堆放更多貨櫃。隨著高雄港市的繁榮,土地愈來愈難取得,像第四貨櫃中心設於高雄最早開發的旗津區,就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腹地,因此第三貨櫃中心的規模,日後也很難再見。

過港隧道一波三折

    第三貨櫃中心興建前,為了國家安全,以及提升高雄港營運功能,經當時的總統蔣中正指示,1967 年在旗津半島與陸地連結最短的崩隙(地名)開挖, 興建第二港口,在 1975 年 7 月 16 日正式通航,後來成為貨櫃船進出的主要通航口,也因此,接下來的第四貨櫃中心必須興建過港隧道。

    在台灣繁榮經濟的帶動下,高雄港貨櫃運輸發展極為快速,第一、二、三貨櫃中心碼頭很快就不敷使用,於是預定在旗津區開闢第四貨櫃中心。不過,第二港口開闢後,旗津區成為孤島,貨櫃車無法直接到達,必須興建跨海大橋或過港隧道,第四貨櫃中心才能發揮功用。

1975年,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巡視高雄市時,垂詢闢建過港隧道的籌劃情形,高雄港務局遂於同年 12 月 6 日函報交通處,有關過港隧道規劃、設計與施工等構想。

    隔年 1 月,蔣經國參加省府主持的總理紀念月會時,再度垂詢過港隧道的籌劃情形,高雄港務局於是 在 2 月 14 日成立過港隧道工作小組開始推動,並申請經費。當時中央許多部會持反對意見,對高雄港務局提 出如果沒有過港隧道,來到旗津的貨櫃無法運入市區的說法不以為然,認為用拖船接駁即可。

    高雄港務局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解釋,計畫才過關,卻因中美斷交(1978 年 12 月)而中斷一陣子, 直到 1979 年 8 月行政院同意後,才開始做整體規劃。

計劃趕不上變化

    過港隧道的施工相當迅速,從 1981 年開始動工,僅僅花了三年就完工,並在 1984 年 5 月 18 日,由當時的省府主席李登輝按鈕通車。過港隧道通車後,旗津區第四貨櫃中心的 116 號貨櫃碼頭,緊接在 1985 年 1 月落成。

    第四貨櫃中心位於中興新商港區,從 1983 年 1月開始興建、1993 年 3 月完工。在臨港水線 2,210 公尺、縱深 450 公尺範圍內,興建深水貨櫃碼頭 8 座,儲運場地 99 公頃,可儲放 20 呎貨櫃 35,000 個,讓高雄港的貨櫃處理量更上一層樓。

    為了第四貨櫃中心及貨櫃車行駛而興建的過港隧道,闢建於水下 14.5 公尺,當初規劃時,認為這個深度可以讓所有船隻暢通無阻,不料科技日新月異,貨櫃船很快超過萬 TEU 級,吃水深度早已超過原先設計,無法通過過港隧道,也因此,今日巨型貨櫃船僅能在第五、第六貨櫃中心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