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分享 加入天下文化Line好友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信箱
 
照片提供/慈濟人文志業發展處、臺北慈濟醫院
 






     
 

從天主教和基督教家庭到佛教系統醫院
從軍事系統到宗教組織
趙有誠醫師經歷了種種「震撼教育」

從軍34年 意外受邀擔任臺北慈濟醫院院長
卸下軍服的他 很快放下嚴肅面容
展現原本俱足的柔軟心

趙有誠院長帶領同仁實踐「感恩、尊重與愛」
讓醫療專業真正得以結合社會慈善資源
以「愛」為藥引 致力「醫人、醫病又醫心」

現代醫療汲汲追求的「全人醫療」境界
就在臺北慈濟醫院

 
     

感恩、尊重、愛的「全人醫療」—趙有誠

  我生於戰後嬰兒潮的年代,經歷民生困頓的社會,感恩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磨練。父親幼年時,爺爺奶奶就因病相繼往生;他離開大伯投身軍旅,隻身來臺時,還未三十歲。母親十七歲生下我,父親、母親、外公、外婆、四個舅舅加上我弟弟,就是我全部的親人。在人群中我常常相對沉默,或許與這樣的家庭背景有關。幼稚園時住桃園鄉下,喝外國神父發的奶粉,住華僑募款興建的「僑愛新村」,這些經歷讓我對慈濟在世界各地,賑災發放的畫面特別有感覺。

  小學搬入三重市,這是人口向都市移動的縮影,跟著母親體會租屋及張羅生活的困難,看見她幫助更貧困的人,力量很小,但印象深刻。龐大的三光國小,努力興建教室但仍不敷所需,我們自備小板凳在樹下上課,輪流使用教室。第一學期完畢,名字被登上了學校發行的校訊,拿了第一張獎狀,還被老師指定當班長,因為這些,母親在許多鄰居面前,用力的把我擁在懷裡,讓我發現用功讀書,可能很重要。

  感恩幾位充滿教學熱忱老師的幫助,讓我從稻田環繞的國中考進建國中學。這幾位數學、理化、國文、生物老師,現在年紀大了,也都是我在臺北慈濟醫院的病人。在這樣單純平靜又充滿師長關愛的環境中成長,對我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十三歲那年,外婆才偷偷告訴我,其實每年耶誕夜醒來看見的禮物,都是媽媽聽了我祈禱的願望之後,夜裡偷塞在枕頭下的。聖誕老人居然是假的!我這才第一次了解人間有「騙」這件事,雖然是善意的。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從不知什麼是「勾心鬥角」,因此第一次聽見證嚴法師說「心寬念純」的時候,特別感恩那種境界。

  或許因為父母師長及同學朋友的愛護,讓我無憂無慮,完全沒有察覺家庭的經濟壓力。直到聯考放榜,父母勸說我讀國防醫學院,因為私立醫學系的學費和生活費,對剛剛購屋的他們負擔沉重。從自由學風的建國中學進入軍事管理的國防醫學院,讓我第一次對人生產生埋怨。

  一九八一年醫學院畢業後,一直在三軍總醫院服務。一九九○年從美國南加大賴明詔教授的實驗室學成歸國後,一直努力於臨床及研究工作,感恩得到許多來自病人與同事的肯定與鼓勵。

  自己曾因支援新竹縣橫山鄉群體醫療站的工作,車禍斷腿,臥床成了病人,我體會到當病人的感受。父親罹癌時,我是他的醫師,最後親手開出死亡證明,這兩個經驗讓我從只看見「疾病」的醫師,突然成長。後來擔任醫學系系主任,與學生討論「全人醫療」的課題,雖然也有思索與探討,但心中始終沒有得到能夠說服自己圓滿的答案。

  二○○七年底第一次晉見證嚴法師,聽聞開示「人文」是「人品典範,文史留芳」,簡單八個字讓我頓時豁然開朗。上人的慈悲能感動所有人,我提早脫下軍服,二○○八年三月一日到臺北慈濟醫院擔任院長。

  雖然五十二歲才皈依證嚴法師,但這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追隨大師學習宗教的意義,知曉人生真諦,拓展視野,見證慈悲,看見苦難,學習付出。慈濟世界真是豐富多彩。如果年輕時早早進入慈濟世界,算是福報比較大的話,我的前世一定做的不夠,今生努力再修,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用大愛點亮生命希望—釋證嚴

  生命是最尊貴、也是最平等的,在生老病死的嬗遞中,病苦最是折磨人。尤其三十多年前的東臺灣,青壯人口外流,老弱貧病,處境堪憐;或者家中經濟支柱病倒了,缺錢少醫藥,以致小病拖成大病,「貧由病起,病因貧生」,循環往復,脫苦無期。於是發心立願,要在花蓮啟建一座現代化的綜合醫院,既為病苦者作依怙,也為老弱貧困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三十一年過去,花蓮慈院啟業以來,欣喜不違初衷。相繼啟業的玉里、關山、大林慈院,地點也都在偏鄉,同樣是從「尊重生命」出發,期能弭平城鄉差距,照顧貧病老弱。臺北都會區醫療資源相對豐富,何以還要在新店啟建慈濟醫院?每每想到一生追隨我投入濟貧救苦、出錢出力不遺餘力的北區弟子,也陸續走入暮年,一旦病痛纏身,誰來照護他們的健康?更何況,都市的暗角、市郊寂寞的山區,仍有許多哀哀無告的病患等待救助;施醫無分貧富,這些弱勢者也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

 
   很感恩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也是師徒的夙世因緣,發心作師父的手和眼,全力執行師父的付託。記得第一次在板橋園區見面,只是很簡單地與他談到慈濟醫療肩負的使命,在回到關渡園區的車上,我問他接任院長的意願?他回說:「如果有這個機會的話,我會很努力很用心,把他們當作我的家人,照顧他們的健康。」當時他才剛剛卸下三總副院長職務,累積很豐厚的醫療專業與行政經驗;此生相遇,竟是為了奉獻專業長才給慈濟!

   趙院長用心為全院同仁注入愛的基因,落實尊重生命的「人本醫療」。心蓮病房的美慧護理長,面對癌末病患發出惡臭的大面積傷口,換藥時不僅不戴口罩,還能談笑風生。有遊民吐血不止,又沒有身分證明和健保卡,被公立醫院轉送來臺北慈院。社工師在他身上只找到民國七十五年換發的舊身分證,幾經周折,協助他辦理身分證和健保卡,在病床上的他拿到身分證喜極而泣:「終於活得像一個人」。

趙院長本身就是一位醫術精湛、處處為病患著想的好醫師,他愛才、惜才,更為慈濟舉才,常常利用回來精舍開會的機會,將表現優異的同仁帶到我面前,讓師父說幾句話勉勵他們。黃玄禮醫師揹著沉重的鉛衣,長時站立為病患打通血管,使得頸椎受到壓迫。他陪同戴著頸圈的黃醫師回來,我相當不捨,囑咐「大愛感恩科技」研發質量更輕的鉛衣。剛從聯合醫院退休的張聖原策略長,也在趙院長專程陪伴下回來精舍與師父對話,進而發心加入慈濟醫療志業。他深體師心,真是師父的好弟子。

   臺北慈院啟業十二年,全院洋溢著人文芬芳的氛圍,實在有說不盡的感人故事。感恩北區慈濟人用那分誠摯的情,代替我關懷所有同仁和來院大德;更感恩趙院長和各部門主管,以身作則,帶領同仁將醫療之愛發揮到極致。也要感恩菁薇樂意作院長的後盾,讓臺北慈院成為病患的希望,也是苦難人的明燈。





全人醫療 愛的醫療

  證嚴上人對慈濟醫療志業的期待,是達到「全人醫療」的境界,要符合這個目標,我想臺北慈院至少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醫療專業一定要好。病人來求診,我們一定要治好,別家醫院做得到的我們也必須做得到;只要病人把生命託付給慈院,我們絕對提供水準以上的醫療服務治好病痛。 第二,盡全力幫助弱勢病人。除了治療身體的病痛,還要設法發覺他們的困難,全力協助。

  第三,不只治療病人的病痛,也安住他們的情緒及心理。醫病也醫心,這也是慈濟醫療志業的方向、目標及願景,就是「全人醫療」。

  一加二等於三,達到第一跟第二個目標,離全人醫療的境界就不遠了。



醫者父母心,為病人著想

  「全人醫療」,是醫學界人人能上口的四個字,但它究竟在說什麼?有人說是「身心靈照護」;有人說是「五全照護」(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有人說是結合醫院各專業團隊,提供病人整合性醫療;有人認為是關懷病人的經濟、家庭與社會功能,依需要給予出院後的居家照護……這些定義的用字不同,但精神相同,可以說全人醫療沒有制式的標準答案。

  但我進入慈濟體系後,發現另一個更好的答案――全人醫療就是愛的醫療。我常用媽媽對小孩的愛做比喻,世界上的媽媽都沒有進過「媽媽學校」學習怎麼當媽媽,因為她愛她的孩子,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協助他們在人生路上成長;媽媽對孩子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從孩子出生後無微不至的照護,到孩子長大了,依然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醫護同仁只要用這樣的心態對待病人就對了。

臺北慈院的同仁很棒,在很多地方做到了愛的醫療,「視病如親」在慈院不是口號。

  加護病房的病人都是無法下床的急重症患者,不少醫院會為這類病人插上尿管,照顧起來較省事方便。但插了尿管容易發生感染,因此慈院加護病房的醫護同仁不隨便為病人插尿管,能提早拔除絕不拖長插管時間,而且每日檢核留置的必要性。同仁寧願不怕麻煩幫病人換尿布,有時尿液溢出來弄髒床單還得換床單,但她們不以為苦,因此臺北慈院加護病房的患者,泌尿道感染率低。

心蓮病房(安寧病房)的護理長陳美慧,會自備精油為癌末病人按摩,紓緩他們的身心;面對癌末病人的大面積惡臭傷口,她也絲毫面不改色。有一位年長的口腔癌末期弱勢病人,他因為延誤就醫,醫療上已經無法有積極作為;他定時會搭捷運來醫院換藥,我們只能在處理傷口時為他減輕痛苦。揭開紗布,由於傷口不忍卒睹,而且散發惡臭,他曾經在其他醫院換藥時,遭到醫護人員一臉嫌惡。但在這裡,受過傷口護理專業訓練的陳護理長,為他換藥時沒戴口罩,還有說有笑,讓他感動地流下眼淚。

  曾經有跌倒的老阿嬤,面對即將來臨的骨科手術惶惶不安。手術前一晚,沒有家人在旁陪伴的阿嬤,在病床上翻來覆去,怎麼樣都睡不著;阿嬤一直按鈴找護理師,她沒有不舒服,只是焦慮不安希望有人陪她。剛好那晚在病房區值班的骨科醫師曾效祖,就是隔天要為阿嬤開刀的醫師,又碰巧阿嬤隔壁病床沒病人,他索性把值班室的棉被抱過來,躺到空床上陪阿嬤聊天說話,直至阿嬤寬心入睡。隔天,阿嬤開心又安心的進開刀房。

 








     
《慈悲在人間:走過尼泊爾賑災之路》
定價:$330元
網站特價261元 (79折)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
定價:$650元
網站特價553元 (85折)
 
     
《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巡禮》
定價:$330元
網站特價281元 (85折)
讓世界和解:全球慈青與清修士的實踐之路》
定價:$330元
網站特價281元 (85折)
 
     
Copyright© 1999~2017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