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來台,以來自諾貝爾獎高度的視野,洞悉台灣與全球最迫切的經濟問題,如:貧富不均、高失業率、市場失靈、如何兼顧發展與環保;頂尖學者現身說法,讓前瞻的研究成果不再只是硬知識,每一位關心世界的人,都能從典範身上找到積極成長的方式,並擁有掌握全球脈動的眼光。
人生要有所突破,必須先有挑戰權威的勇氣,永遠抱持懷疑的心看待世界。在理性的前提上,加上扎實的依據、論述與知識基礎,一定能找到新的契機。
所得增加,富人消費行為改變有限,窮人卻可能明顯增加消費。「迪頓矛盾」提醒,制定經濟政策不能只看平均值,更要掌握個體行為差異。
高失業率與高缺工率並存,是台灣與許多國家共同面對的謎題。摩坦森用數學為全球解惑,也提醒求職者:把握謹慎分析、完善溝通兩原則,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經濟學是生活的學問,提霍勒從賽局理論出發,廣泛嘗試解答實務上的各種問題。他認為,賽局中要人人獲利,不能只是求勝,產業決策如此,減碳談判亦然。
決策過程並非都從理性出發,也不是完全依照科學分析結果進行;市場機制並非牢不可破,但若能掌握交易成本產生的原因並加以控制,就能解決市場失靈,並讓組織經濟效率最大化。
人類並非理性,環境中還有許多不確定變數,因此,政策不可能絕對完美。或許,政府不必追求鉅細靡遺的管制;簡單,反而是面對複雜問題的解決辦法。
從政治與經濟角度雙管齊下,打破窠臼,讓公共資源管理更有效率。由選項之外找答案,是歐斯壯一貫的思維,更因此看見環保與經濟共存共榮的解方。
改變每一秒都可能發生,只考慮當下是完全不夠的,但掌握理性預期,蒐集資訊、持續努力,人依然有能力靈活地做出最好的決策。
不穩定的貨幣政策往往會讓經濟波動加劇,有時不僅無法解決危機,還可能延長危機持續的時間。席姆斯嘗試用統計方法解答經濟變動情況,先對症,再下藥。
時代不同,求職的考慮變得更複雜,也曾在動亂中為生計徬徨的皮薩里德斯說,拚經濟不是拯救失業率的唯一解,為工作與人找到最匹配的組合,才是失業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經濟是一道選擇題,自由市場有其風險、刺激景氣也要承擔債務⋯⋯幾度轉換跑道的戴蒙德,最後踏入經濟學,並研究求職、求才的配對關係,他的人生與學術,正是從取捨之間展開。
踏上蛋白質結構模擬研究之路,事實上有許多轉折和契機。在電腦還不普及的時代,李維特就和夥伴跨領域合作研究,如今,他們搭建起人類與生命化學間的平台。
台灣嘉義人,美國西北大學電機工程和電腦科學系博士,專長為軟體工程、生物資訊、人工智慧、分散式即時系統。
曾任敎於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教授、美國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美國杜蘭大學合聘教授;擔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訪問學者。
現任亞洲大學校長兼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名譽教授、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IC² Fellow。曾獲頒伊利諾大學傑出教授獎、美國工程基金學會的研究獎、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技術成就獎、國際跨領域學習和高等研究院傑出成就獎、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傑出服務獎、交通大學傑出校友獎。並獲選為國際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美國科學促進學會院士、國際設計與流程科學學會院士。
1996年,長海協同林創辦人增連先生和許多有志於奉獻教育事業的學者專家及企業界領袖們,共同捐資、群策群力,希望創設一所培養具有恢宏視野、高度人文關懷人才的國際化高等學府,1998年,開始尋覓適合校地,2001年,通過教育部審查,正式招生。
創校以來,在董事會的支持、校長的領導及師生同仁的努力下,不論教學、研究、服務等都有豐碩成果。2006年起,連續十一年榮獲教育部評選為教學卓越大學,並榮獲天下《Cheers雜誌》2015年及2016年全國大學校長互評「辦學績效進步卓越大學Top 20」,蟬聯全國私校第二名。在國際排名方面,2014年起,累積榮獲英國《泰晤士報》評比為全球最年輕的「五個百大」大學,此外,榮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2017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全球第九百六十九名,全台第十六名,私校第五名。
近年來,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進行策略聯盟,成立「中亞聯大」,展開各項資源的交流合作,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也於2016年8月1日營運,提供國際醫學中心級的高品質服務。「中亞聯大」也以大數據中心、3D列印中心、網路成癮防治中心、金融科技與區塊鏈中心等研究發展,提出五年十億的「百師計畫」,致力發展成為更卓越優秀的國際一流大學。
從2010年起,亞洲大學每年舉辦「諾貝爾大師論壇」,邀請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化學獎及經濟學獎等三類十五位諾貝爾獎得主來演講,開啟亞洲大學與世界接軌的新里程,藉此激發學生追求知識與真理的熱情,並拓展至國際級的眼界與格局,提升國際競爭力。
我深信,亞大師生們親炙這些國際級學者的遠大志向與奮鬥經歷,必能建立更廣闊的國際視野與人生目標,迎接世界級的挑戰與競爭,我也深切期望,在這樣的努力之下,台灣能再培養出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獎得主。
大學的本質是國際化,亞洲大學創校十餘年,始終致力於國際化的辦學目標,包括每年舉辦不同的國際研討會:主辦全世界最大的學術組織IEEE(美國電機電子工程資訊學會)國際研討會便高達十二場;我們的現代美術館和哈佛、史丹佛、牛津、劍橋、東京大學共同舉辦六校論壇;引進國外學者講學等。藉著舉辦國際級論壇,打破校園界限,以全球第一流人才為師,不僅能提升亞大老師的研究品質,也為學生提供多元豐富的學習環境。而在學術領域,最好的老師莫過於諾貝爾獎得主。
本著這樣的初衷,亞大2010年起創設「諾貝爾大師論壇」,在經濟部分和《經濟日報》合作,每年邀請一到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到亞大演講,到如今已經七年,前後有十五位大師到訪。
為了提升論壇對台灣的價值,除了邀請諾貝爾獎得主之外,我們也精心挑選國內與談人。論壇還衍生出一個特色:不透過機器翻譯。我們希望藉此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讓他們習慣在國際性場合以英文學習、提問、和人互動,未來就愈有能力走向世界。
我們很高興看到學生在「諾貝爾大師論壇」中明顯的改變。很多來賓便發現,亞大學生不像一般東方學生一樣不擅提問,他們踴躍發言,而且問題很有深度。除了擴展亞大師生的視野,這個論壇也為台灣帶來正面影響。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論個人、學校或國家,都可以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台灣天然資源稀少,大部分必須仰賴外貿與國際交流,在全球化的時代,只要國際上有任何變化,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台灣。
身處快速變動和不確定的年代,我們更是不能自外於世界。舉辦「諾貝爾大師論壇」,便是希望藉此機會,與全球一流的頂尖頭腦,一起思考台灣及世界所面臨的重大議題,以及如何因應瞬息萬變的局勢。
諾貝爾獎是由瑞典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以部分遺產為基金所創立,原本有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和平五個獎項,而後又添加經濟學獎,以肯定在這些領域對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專家學者。
自1901年創立以來,諾貝爾獎成為舉世公認的最高榮譽。如果不計重複獲獎者,至今共計有九百零四個人或組織得獎。其中,共有十五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化學獎、生理醫學獎得主,曾經與亞洲大學師生座談演講,提高我們觀察世界的角度,豐富了視野。
本書中的十二位諾貝爾獎大師親身訪台,一方面幫助我們了解世界經濟情勢;針對台灣問題,各界菁英也可以共同討論,釐清問題,尋找答案。
透過這些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我們不僅能認識他們在學術上的卓越貢獻,也能對和此刻台灣發展息息相關的議題,有更深入的瞭解。
同時,這些走上人生高峰及社會頂層的大師,年輕時和大部分人一樣,面對學校生活的挑戰、生存的考量、夢想的追求⋯⋯,但是他們不畏困難、大膽冒險,終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發光發熱。他們的奮鬥過程,是年輕人自我實踐的絕佳典範。
有別於大部分諾貝爾獎得主的書,多著重於理論及個人生平介紹,本書探討的內容,多半結合台灣問題和世界趨勢;另外,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補充專有名詞注解,幫助所有非專業領域的人,都能跨越障礙,掌握大師的思想和理念,這一點,也是其他書少見的。
相信每個關心未來、關心台灣的人,都可以從本書找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和力量。
一個曾經想做電機工程師的高中生,大學時卻念了數學系,研究所時又改讀經濟學。這個少年的未來,會往哪裡走?回憶起童年,戴蒙德始終記得,猶太的父母非常重視教育,從小就要求他們必須學習希伯來語與猶太歷史,因為他們認為,「對一無所有的移民來說,教育是改善生活的重要憑藉!」
高中時期的戴蒙德,原本想成為電機工程師,但進入耶魯大學數學系後,發現最有興趣的科目還是數學,於是決定從此在這個領域深入鑽研,開始接觸嚴謹的數學證明方法;然而,在他大學二年級,受到經濟學教授指點,又開啟對經濟學的興趣,開始接觸數理、經濟以及賽局理論等課程。
1960年,戴蒙德自耶魯大學畢業,當他申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所時,一併申請了數學與經濟學領域。後來,他覺得自己對經濟學更有興趣,於是轉到經濟學系。到他1963年畢業時,獲頒的就是經濟學博士學位,指導教授則是1987年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梭羅(Bob Solow)。
戴蒙德的學術生涯,開啟得很早。博士畢業那一年,便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任教,隔年轉至麻省理工學院任教;1965年,年僅二十五歲的他,發表經典論文《新古典成長模型中的國家債務》(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以拉姆齊模型為基礎建立的「世代交疊模型」(Overlapping-generations Model),從此廣為流傳……
台灣長期處在大環境不佳的情況,伴隨著不景氣,緊接而來的就是失業問題;甚至,明明有許多人找不到工作,卻也有不少工作找不到人來做。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近幾年的人力資源調查提要分析,台灣失業原因排名,依序是對原來工作不滿意、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初次求職、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與其他,其中,對原來工作不滿意及初次求職的比率總和,高於其他失業原因,顯示我們的摩擦性失業比重相當高。
蔡進發便從這個角度,請教戴蒙德的建議。
「我在麻省理工學院時,曾經擔任課程委員會委員,除了理工專業科目,也要求學生選修生物學、經濟學等通識課程,開拓他們的視野。所以,我建議,大學應該加強產學合作,讓大學教育與社會產業連結,進而培訓社會及產業所需人才,讓學生畢業後就能很快找到工作。」
更重要的是,戴蒙德、摩坦森與皮薩里德斯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肯定的DMP模型,探究出失業、工資與職缺關係,恰能解答台灣政府、企業與民眾的疑惑。DMP模型不僅有助於解釋同時存在大量職缺與失業的現象,也可根據失業救濟金金額、職業介紹所效率、雇用與解雇成本等相關因素,預估職缺數量與失業期間的長短等,能協助政府找出改善就業、提供訓練的方法,避免產生長期失業的問題。
這個理論也廣泛應用至其他領域,例如:住宅市場、貨幣理論、財政學、區域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等。
戴蒙德一生便得到幾位大師的啟發。他分享到,他在耶魯大學求學時,老師德布魯(Gérard Debreu)引發了他對經濟的興趣,德布魯後來在1983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戴蒙德的第一份工作,擔任科普曼斯(TjallingKoopmans)的研究助理,從他身上學到了奮鬥的價值及選擇題目的重要,而科普曼斯是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後來戴蒙德到麻省理工學院研讀博士,指導教授梭羅,也在198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Copyright© 1999~2017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