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性,做事無往不利
「爸爸,有時我們社團在討論事情時,有人會一直提出反對意見,可是又說不出該怎麼修改或怎麼做比較好,面對這種人應該怎麼辦?」某天B寶向我發出求救訊號。

我頗有感觸的回答:「這種一直覺得別人意見不好,但自己又提不出更好意見的人,往往只是干擾討論,浪費大家的時間,我們千萬不要變成這樣的人。不過團隊領導人或專案負責人,可以很輕易的應付這種人。」

聽我這麼一說,AB寶都放下手邊的事情,圍過來專心要聽我說話。

以「試行」安撫反對者

「如果計畫有開始的期程,那還算好辦,在大家充分討論過後,預估計畫推動下去應該沒問題時,只要安撫那位異議者:『我們先做看看,中間若發生問題再隨時修改。』其實這概念有一個專有名詞,叫『滾動式計畫』,意思是不用完全釐清或確認未來各種可能的狀況,因為在現今這個突發狀況多、不確定性高的社會,沒有人能確定計畫絕對是完美的,所以只要跟大家說明,在計畫執行上保持彈性,甚至是滾動式的邊進行邊修改,先走一步,看看活動反應與成效如何,再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走。滾動式計畫通常可以堵住異議者的嘴。比較麻煩的是,想推動一個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像是新制度的規劃,若有人一直持反對意見,這個新構想也許就一直在討論中,沒有實現的一天。」

「是啊!那該如何破解?」AB寶焦急的問。

「其實也是一樣,充分討論過後,如果仍無法說服那一、二個不同意見的人,通常我會告訴他們:『這制度我們先試行半年,之後看看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可以再重新討論與修訂。』」

「這樣有用嗎?」

「我的經驗是,幾乎百分之百有效,因為我們也讓步了嘛!而且也不是不採納反對者的意見,因為他也提不出更妥善的想法,只是『覺得』這個新方法『也許』會有問題或不確定的因素,所以只要給出承諾,先做一段時間再來檢討,有問題就修改,甚至可以停止施行,通常對方也就沒有再堅持下去的理由了。」

B寶似乎覺得不妥:「但一個新制度的推動,總是希望可長可久,怎麼能暫行呢?變來變去不太好吧?」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我接著說另一件事:「妳們聽過立法院最為人詬病的『包裹表決』嗎?就是把很多大大小小、狀況完全不同的法案,一次表決通過。這就是成語裡的舉重若輕或四兩撥千金,把重大議案輕描淡寫,以便快速通過,取得眾人的授權。有時這種心機也是不得已的,因為在這複雜多變的時代,一個再良善,再深思熟慮的提議,人們都能找出千百種的理由來反對,所以想通過的案子,要讓它盡可能不變成眾人關注的箭靶,或許才是明智之舉。」

A寶忍不住鼓掌:「爸爸你太厲害了!」

我搖搖頭嚴肅的說:「這種方法是不得已的。在現今的時代,好人想做成某些事情,有時需要一點謀略,否則就會傻傻的把一件好事搞砸。最大的罪惡就是,這件好事恐怕從此胎死腹中,短期內再沒有實現的可能了!」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