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本好書不容易,寫四本好書很難,寫出四本好書而且能拼圖般彼此互補、一層層拓增讀者視野,更是神作。
羅賓森爵士一系列關於教育革新的書籍,就是這樣的神作。每一本當然獨立成書,但是放在一起看,卻看得每本之間主題相互扣合補充,構成體系。
務實變革指南,困境中及時雨
《讓天賦自由》吹響二十一世紀全球教育革新的號角,讓教育的失能事實無可迴避。《讓創意自由》描述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啟發珍貴無比的創新,而不是抹殺它。《發現天賦之旅》是個人的生命追尋寶典──無論教育幫不幫忙,我們的生命風貌終究得自己創造。
羅賓森爵士的新作《讓天賦發光》,則是一本趣味好讀,而且務實的教育變革指南 :如果我們都認為情勢嚴峻,一定得做些什麼,那麼…該做什麼?誰來做?
是啊,這就是最難的部分。在台灣,在教育議題上發言的每個人都說是為了孩子,每個人都有教育熱忱,但是,各方的見解都不同,方案也都不同,互相牴觸,演變成鬥爭,情況愈來愈糟(喪氣話就省略了,親愛的,你懂的)。羅賓森爵士這本書,可謂及時雨。
標準與彈性的平衡,指南針尖的方向
如果《讓天賦發光》是本務實的教育變革指南,它究竟指向何方?
羅賓森爵士對教育革新的核心課題,深有卓見。教育爭議千緯萬端,可以吵義務教育該幾年,可以爭每個科目上幾節,可以爭升學機制如何比序…。 羅賓森爵士穿透細末枝節的爭議,直指教育失能現象內核的內核──教育標準化 。
美國教育體系,在二十餘年前是極度不標準化的:各州、各學區,甚至各學校,都採用極為不同的教材、進度、上課內容。二十年前美國的教育當局認為這樣並不妥當;例如學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學到充足的學識,家長不知道孩子有沒有打好學養的基石、畢業生程度差異太大。
二十餘年來,美國教育體系一步步走向「標準化」,尤以布希政府期間的《No Child Left Behind》法案最具代表性。標準化考題、標準化課程、標準化授課進度──美國教育體制,眼看著就要和台灣教育環境愈來愈像了!在此時,美國教育界有識之士發現,教育環境很多地方變得更糟、失能,而沒有更好。
羅賓森爵士認同,完全沒有指導原則、核心骨幹,當然不是教育體系的正確走向。但若標準化日益深化擴大(例如演變得像台灣),就會造成愈來愈多學生失去創造力,無法用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學習他們該學的東西,大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熱忱與自信心,少部分學生變成應付考試及追逐進度的機器。
在《讓天賦發光》這本書中,羅賓森爵士邀請讀者專注於這個問題:「 什麼樣的標準化、多少標準化才合適? 」探究這個問題,是這本書堅定的方向。
有了方向,怎麼走呢?有了問題,怎麼回答呢?
答案在於好戲,邊吃爆米花邊想問題
羅賓森爵士沒有提出「五字箴言」,或「十條金律」。他如何說明「最適度標準化」?戲劇教育出身的羅賓森爵士給了一套劇本。
無論在何處,教育體系就是由這些角色構成:學生、教師、校長、家長;而這些角色最常演的劇情就是兩類:課程、測驗。《讓天賦發光》的各章,就是依上述角色與劇情開展。
羅賓森爵士深知:如何演好戲?答案當然是:深度了解自己的角色、別人的角色,以及劇本情節。這個原理,也可以應用在教育上。
關於角色與劇情的描述,我就不一一細述,那些是書本裡多汁的果肉。我只想(也許有點雞婆地)提出幾個重點問題,那些都是台灣教育環境中,你我常需要面對的爭議,在這本書中有深刻的討論,特別值得留意:
1. 關於學生: 人類真的能自主學習嗎?如果我們在學校明明觀察到許多學生毫無學習自主性,是他們壞、他們懶,還是教育出了問題?
2. 關於老師: 如果老師的教學目標,不是提高學生的成績,那麼,什麼是好老師?如果老師不以「分數與名次」這種隱藏在客觀數字中的羞辱來威脅學生,老師又該如何督促學生努力?
3. 關於課程: 每個學生的特質都不同,是否應該打造屬於學生個人的學習計畫、內容、進度?是否需要擔心有些知識與能力學不夠?什麼樣的教學方式,真的能符合學生需要的彈性,又不會犧牲學生未來需要的重要技能與素養?
4. 關於測驗評量: 分數明明是一個落後的評判工具,學生的特質、素養、能力,不能被化約成一個數字。但「分數」之外,更好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5. 關於父母: 給孩子學習的幫助,不是花大錢讀私校或是上補習班。但是,父母該做什麼?在家自學真的好嗎?學校該滿足家長的期待,還是引領家長進步?
6. 關於校長: 如果升學率不該是治理學校成敗的依據,那我們對校長該懷有什麼期待?如果該尊重老師的教學,校長又該如何領導?
數學題只要在紙上推演,算對就得分,但教育不是這樣。教育需要一群人,在不同的角色地位上,對劇情有相似的理解,攜手合作,既唱好自己的段子,對話和共舞也能默契十足。而《讓天賦發光》這本書,一次提供了方向與劇本,值得推薦給大家。
1982年生於台灣台北。建國中學、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工管組畢,後轉攻讀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University of Chicago, Master of Art Program of Social Sciences)。曾於2008至09年間擔任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內政組助理研究員,負責政治事件評估及建議、政策課題研究及規劃;後於2011年至12年間擔任台北市政府研考會機要副研究員,針對市府及研考會的業務及計畫提供分析建議。現居台北,致力於「後學歷時代的大學學習」、「不再誤解技職教育」等議題之研究計畫。
網誌:學與業資訊小棧:learning-professions.blogspot.tw/